东北最近太火了!
曾经被誉为共和国长子,中国的工业心脏,最近东北的好消息是真的很多呀!本月草原之城呼伦贝尔“变身”冰雪之城喜迎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,向四海宾朋发出冰雪之邀;这个冬天哈尔滨冰雪旅游热度大增,“冷资源撬动热经济”成为了各大旅游平台热门目的地;沈阳正式获批成为第9个国家级都市圈;海参崴成为吉林内贸货物跨境运输业务新中转中心.....
这个寒假,如果没有机会去东北旅游或者去观赏一场精彩纷呈的冬运会,那就阅读这几本书吧!阅读近年来涌现的优秀“东北文学”,奔赴一场书本中的冬日冰雪之约。
壹:2022年北京冬奥会是我国重要历史节点的重大标志性活动,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冰雪人为之奋斗多年的热切期盼。近年来,冰雪运动在祖国大江南北、长城内外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活力。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与电子工业出版社重磅推出这本书,全方位地介绍冰雪运动及冬奥竞技项目的由来与发展,带你了解中国冰雪的前世今生,从历史的剪影中感受传统冰雪文化的独特魅力,展现新时代中国冰雪健儿良好的精神风貌。是讲好中国冰雪故事的重要载体,传播与发扬冰雪运动精神,让更多的百姓了解、喜爱、参与冰雪运动,进一步“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”,推动冰雪运动蓬勃发展!
题名:《打开中国冰雪》
著者: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
出版社:电子工业出版社
推荐词:这个冬运会,一本书让你变内行,普及冰雪知识,发扬传统文化,讲述中国故事,共谱冬运华章。
?。?/span>应该没有一个人会拒绝听一个年过90岁的老人在夜晚的篝火旁对你轻声讲述过去的故事吧!他们是生活在额尔古纳河右岸的鄂温克人,千余年来狩猎为生,过着以物易物的原始生活,他们远离城市,远离现代文明,没有文字,没有人记录历史,更没人知道他们的火种从何而来,只有在那铺满厚灰的橡木桶里永远载着温暖与希望。鄂温克族就如同文明进程中被遗忘的同伴,但他们拥有的却是我们不停寻找的那段最朴实的记忆,在古老部落被现代文明吞没时,初到现代文明的部落人,没有谋生的手段,更无法融入现代的社会,有谁愿意为他们投下一缕目光呢?迟子建会的!所以她写下了这本《额尔古纳河右岸》成为鄂温克族的历史记录者,从丛林到城市,古部落被文明的进程裹挟,不断更迭乃至抹去,在没有被现代文明侵染过的原始荒地,他们那份最原始的热情被永远的留在记忆里,成为印在书页上的文字。
题名:《额尔古纳河右岸》
著者:迟子建
出版社: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
索书号:I247.57/4830
推荐词:感谢迟子建老师,捡起被现代文明震碎的单纯,被大风鼓动的撮罗子,林间穿梭的驯鹿,鄂温克人手中的木库莲,口中哼唱的歌谣,将永远与文字永存。
叁:双雪涛是当代中国大陆最被看好的小说家之一。短篇小说集《平原上的摩西》以他生长所在--东北沈阳市铁西区为背景,悬疑的黑色故事,描写世纪之交的浮世百态,叙事精准,耐人寻味。小说中有非常多震撼的细节、意料之外的反转,最有意思的是,每一个故事的主角又会出现在另外一个故事里,故事与故事之间彼此交织,就像开启了全知视角。在作者冷峻又富有张力的文字中,我们仿佛可以亲历人物内心的从容冷静,也可以感受到简单事情背后的不平凡。
题名:《平原上的摩西》
著者:双雪涛
出版社:百花文艺出版社
索书号:I247.7/985
推荐词:这是一个约定与救赎的故事。世纪末寒冷的东北图景,从时代齿轮脱落的人们,穿过世界的层层暴力与荒谬,双雪涛以罕见的血气与深情,铸刻时间深处的信仰与爱。
肆:这部小说被称为中国版的《白夜行》真相也和残酷青春有关。故事由一个悬疑案件,横跨了10年的命案,揭开了隐藏在四个少男少女之间隐秘的青春往事,男女主角被命运生吞活剥,遍体鳞伤,却又互为火炬,照亮了彼此残破的躯体和灵魂,幽暗的人生里,还有星光在闪烁不停。
题名:《生吞》
著者:郑执
出版社:浙江文艺出版社
索书号:I247.57/4825
推荐词:冰封的东北小镇,大雪中的命案,炽热的青春与冷酷的暴行,这些元素的加持也让故事带着旧电影的镜头感,那种东北文学特有的生猛,会带给我们一种别样的体会。
伍:《冬泳》是由7个故事组成的短篇小说集,背景发生在90年代的东北沈阳铁西区,这里的工人村是作者从小生长的地方,在这里,他见证了一代钢铁神话的没落,国企改革伴随的是下岗潮中,工人们的沉默、艰难和窘迫,他们被动地接受一切,却用苦中作乐的精神挺立在风雪之中,正如书封上所写:“在极寒中保持生而为人的尊严”。作品全篇都充斥着东北冬天冷峻而灰暗的色调,仿佛走在严寒的沈阳大街上,口鼻都被带着铁锈味的冷气灌满,班宇刻画了社会转型之后,底层小人物与周遭环境格格不入的痛苦和挣扎,以及他们心理内在的细微变化。
题名:《冬泳》
著者:班宇
出版社:上海三联书店
索书号:I247.7/990
推荐词:字里行间的东北寒风,凌厉又温柔。班宇用他干净、硬朗的笔触,冷静、耐心地为我们描摹出一幅幅端庄肃穆、具有经典品相的短篇佳作。
陆:民国传奇女作家萧红以朴素率直、细腻悲悯的笔调,真实而感人地再现了对故乡呼兰充满童心、诗趣和灵感的回忆。揭示了旧传统意识对民众的束缚和残害,表达了她对家乡人民苦难境遇的深切同情。无情地揭露和鞭挞了中国几千年封建陋习在社会形成的毒瘤。
题名:《呼兰河传》
著者:萧红
出版社:天津人民出版社
索书号:I246.5/58
推荐词:一篇凄婉的北国小城叙述诗,娴熟的写作技巧,抒情诗的意境,浑重而又轻盈的文笔,中国文学不朽的经典。
图文:张淼
责编:张淼
初审:于兵
复审:俞仙子
终审:王翌
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