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升级中

信息查看 - 【九月好书推荐】

九月好书推荐

发布时间:2025-09-15 15:42   阅览次数:    关闭窗口

太平本是英雄定,不见英雄享太平。当我们在空调房刷手机时,可曾想过80多年前,那些和我们同龄的青年,正用血肉之躯筑起长城?

9月3日抗战胜利纪念日之际,分享经典抗战小说,让我们在文字里触摸历史的温度,读懂属于这代人的责任。这些书里的每个字,都浸着血与泪、勇与韧。我们读的不是故事,是先辈递给我们的接力棒。

一本读吧!不是为了沉溺过去,是为了记得:我们安稳读书的每个清晨,都是他们用生命换来的天亮。分享给身边的同学,让这些故事,再热一次!

中国抗日战争史.第四卷,

国际反法西斯的大好局势与日本投降:1944.1-1945.8


本卷聚焦1944年1月1945年8月,主要描写了盟军在欧洲、太平洋战场的进展与日本的投降。内容包括:豫湘桂正面战场的重挫;敌后战场的战略出击;抗日战争的胜利。

题名:《中国抗日战争史.第四卷,国际反法西斯的大好局势与日本投降:1944.1-1945.8

著者:张宪文

出版社:化学工业出版社

索书号:K265/87:4

推荐词:当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,亲历者逐渐离去,我们如何触摸那段惨痛的历史?张宪文教授主编的四卷本《中国抗日战争史》,恰如一座由文字铸就的丰碑,将中华民族十四年的抗争史诗凝固于纸页之间。翻开这套百万字巨著,历史在眼前苏醒。


亮剑

本书讲述的是李云龙的传奇故事。李云龙是一个叱咤风云、百战沙场的职业军人,是一个一生都在血与火中搏斗的名将。他的人生信条是:面对强大的对手,明知不敌,也要毅然亮剑,即使倒下,也要成为一座山、一道岭。在战争与和平的时空转换中,他的人生注定要成为一个传奇。

题名:《亮剑

著者:都梁

出版社:北京联合出版社

索书号:I247.57/4620:2

推荐词:李云龙把“狭路相逢勇者胜”刻进了骨子里。从苍云岭的冲锋到赵庄的血战,这个带着匪气的将军教会我们:英雄从不是美的雕像,是明知不敌,也要亮出刺刀的血性。



风声

故事发生在日伪时期,讲述了中共地下工作者“老鬼”的故事。小说以日伪追查打入其内部的“老鬼”为切口,将特情、侦破等故事要素与小说艺术、人性的发掘和谐地熔铸一炉,故事发展扑朔迷离、险象环生,充满理性与情感的高强度较量。

题名:《风声

著者:麦家

出版社:上海文艺出版社

索书号:I247.56/507

推荐词:在生死存亡的关头,人性的善与恶、美与丑都被放大到了极致。这种对人性的真实描绘,强迫着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地思考和反思。


四世同堂

小羊圈胡同的四合院藏着北平的故事。祁老太爷守着祖宅盼太平,瑞宣在私塾里教“天下兴亡”,妞子啃着混合面还是饿,没有惊天动地的战斗从柴米油盐里,读出了一个民族“不低头”的韧性。作品记叙了北平沦陷后的畸形世态中,日寇铁蹄下广大平民的悲惨遭遇,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罪行。

题名:《四世同堂

著者:老舍

出版社:时代文艺出版社

索书号:I246.5/82:1,I246.5/82:2

推荐词:《四世同堂》是中国作家老舍创作的一部百万字的小说。这是一部表现抗战北平沦陷区普通民众生活与抗战的长篇小说,全书共三部。该书以北平小羊圈胡同为背景,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,以胡同内的祁家为主,钱家、冠家以及其他居民为辅,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;反抗与顺从的选择,国家与个人的选择种种艰难的选择纷繁地交织在一起,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。



夜幕下的哈尔滨

中央大街的霓虹掩不住地下党的暗号。王一员在教堂里传递情报,秦德利的皮鞋踏过松花江的冰面冰城的雪下得再大,也盖不住那些“在黑夜里走路,却向着光明”的脚印。一个又一个悬念,于激烈紧张的拼搏杀中潜伏惊心莫测的意外变故,错综复杂而又纤微毕露的人情世态,映衬出缠绵悱恻、洁如净土的儿女衷肠。

题名:《夜幕下的哈尔滨

著者:陈玙

出版社:解放军文艺出版社

索书号:I247.57/2199

推荐词:小说讲述了20世纪30年代日本占领我国东北后,以哈尔滨市第一中学教师王一民为首的中共地下党员及爱国人士,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,与日本侵略者斗争的故事,情节曲折惊险,极富戏剧性。


红高粱家族


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作品系列《红高粱家族》笔下的高粱地会唱歌,也会流血。余占鳌带着酒坊伙计们用铁锨劈子,戴凤莲在酒缸里藏炸弹,红高粱酒泡着的,是中国人骨头里的野与烈。读时像闻着酒气,呛得流泪,却浑身发烫——这才是民族的精气神!

题名:《红高粱家族

著者:莫言

出版社:上海文艺出版社

索书号:I247.57/3472:1

推荐词:《红高粱家族》是莫言1986年向汉语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奉献的一部影响巨大的作品,被译为二十余种文字在全世界发行。小说通过“我”的叙述,展现了抗日战争年代“我”的祖先在高密东北乡上演的一幕幕轰轰烈烈、英勇悲壮的故事。


图文:张淼

责编:张淼

初审:俞仙子

复审:王翌

终审:祝文钢

?

山东体育学院图书馆 版权所有
您是第 205578 位访客